查看原文
其他

仲恺文化 | 悲痛万分的何香凝把儿女培养成热忱的革命者--廖何历史㊲

纪念馆蔡瑞燕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-02-26

廖何历史时间到~


在廖仲恺牺牲后,何香凝先生没有一蹶不振,她化悲痛为力量,把精力投入到培养自己的儿女上,而廖承志和廖梦醒也不负众望,成为了热忱的革命者……


廖仲恺牺牲后,何香凝悲痛万分,顿觉天旋地转、一片黑暗,不断涌出伤心眼泪。她说:“那一刹那,只觉得眼前一黑,好像天地变了颜色,太阳也黯淡无光了。自己站的地方似乎很不稳固,也格外感着孤单起来。”身体和精神不支,好几天都没有出家门。

可是,一个星期后,她应邀出席各界为廖仲恺先生举行的追悼会、悼念活动,看到工人、农民、学生、士兵,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悲愤之情和果敢之气,高呼着“为廖先生报仇”的口号,何香凝虽然依然忍不住眼泪,但她受到了感染、很快就振作起来了!她深深地感觉到“仲恺所流的赤血,已变作了革命的火花”,自己何曾孤单!

何香凝决定继承廖仲恺和孙中山的未竟之志,继续捍卫孙中山的革命旗帜,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下去。她沉痛地说:“我们二三十年师友之谊,夫妇之情,同志之爱,使我有不胜悼亡的情义。但是,最叫我痛心的,还是我们的革命势力,基础尚未十分巩固。廖先生是个万万不能死的同志,今竞遭了暗算,抛了他的未竞伟业而去!……这给我们后死者的打击是多么的大啊!”

20世纪50年代,宋庆龄与何香凝在一起


何香凝坚决地表示:“吾人做革命事业,生死本置诸度外”,“一个革命者为了忠于主义而丧失掉性命,这并非意料之外的事”,悲壮地誓言“苟利于国,则吾举家以殉,亦所不惜。”她这些铿锵有力的声音,犹如投向右派反革命的锋利匕首,大义凛然!正如宋庆龄所说:“悲痛万分的何香凝痛斥了策划用这种懦夫方式进行谋杀的歹徒。他们想通过这种残暴的行为破坏三大政策,但是终归徒然。何香凝更加努力工作,并把儿女培养成热忱的革命者。”


廖仲恺和何香凝夫妇育有一儿一女。女儿廖梦醒,1904年2月4日生于香港。儿子廖承志,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。

1908年冬的姐弟俩


父亲廖仲恺牺牲时,廖梦醒21岁,廖承志只有17岁,分别为岭南大学的大学生、附中的中学生,1924年8月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。他们参加了广州支持上海五卅运动的爱国反帝大游行,因游行队伍行进到沙基路时,对面沙面英租界开枪扫射游行群众,成为酿成二百多人死伤的近代史上著名的“沙基惨案”,他们亲身经历了血的洗礼。

父亲的牺牲,更是使正在享受激情燃烧的青春年华的姐弟俩,突然间遭遇了极大的痛苦打击!父亲的长期教育点滴浮现在心头,成为他们成长的养料、前进的动力,也为他们明确了人生的方向,还是个中学生的廖承志,撕掉了国民党党证,决心要找共产党,20岁正式加入共产党。被称为“廖仲恺女公子”的廖梦醒也一下子成熟起来,1930年与共产党员李振结婚,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1925年的姐弟俩


1933年何香凝对即将离别自己、奔赴苏区的儿子叮嘱:“你走了这条路,就要走到底。宁愿牺牲,也不要学那些无耻之徒,出卖组织,出卖同志。”大革命时期中央妇女部的陆晶清这样说:“何先生对子女的要求很高,管教很严。她几次口授要我写信给廖承志、廖梦醒两同志,每封信都亲切地指示他们怎样学习,怎样做人,谆谆教导要以那些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为戒。”全面抗战爆发后,何香凝更是发电报给廖承志“训子杀敌”!毛泽东主席曾经对廖承志说:“你母亲她老人家也真是不容易,就你一个儿子却不溺爱,把你贡献给革命,你可要好好孝顺老人家。”.

1981年的姐弟俩


廖仲恺牺牲后不久,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.路易斯.斯特朗来广州采访,鲍罗廷夫人把廖梦醒介绍给她担任翻译,告诉她:“她父亲的名字你肯定听说过,他就是劳工领袖廖仲恺,不久前被暗杀了。”在她的《千千万万个中国人》一书中,斯特朗这样写到廖梦醒:

1925年,廖梦醒和鲍罗廷夫人在广州


“廖梦醒是个热情的少女,二十一岁,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和一对灵活有神的眼睛。她把一只柔软的小手放在我的肩上说:‘我父亲带领广东老百姓前进。他刚制订了一套稳定广东省财政的计划,所以他们杀死他,因为我们的罢工和我们的革命都还在继续。不过我父亲的理想会在工人中生根的。为了纪念他,我在广州岭南大学(英文名广州基督教大学)学习蚕桑技术。父亲说过,广东省农民很需要蚕桑技术。’”

“我们上了码头,登上廖夫人那辆栗色的汽车,沿着广州的街道行驶。廖梦醒让我注意几条宽阔的马路,它们是孙中山下令加宽的。由于它们,广州成了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。她指着一条尚未修好的泥路对我说:罢工工人正在修这条路作为献礼,报答广州给予他们的热情接待,这条路将通往黄埔。黄埔在下游十一英里处,是个陆军基地。

“‘罢工工人使我们这个城市变得更强有力’,她说,‘我们会永远记住这次罢工的。’

“廖府门口挂着一面旗子。廖梦醒把上面的中文翻译给我听,那是‘精神不死’。‘我们把它看作是我们家的座右铭,’她说,‘许多人写信给我们,说我父亲的不朽精神引导着他们前进。因此我们把它挂在大门口。’”

60年代,何香凝与儿女在一起




未完待续,下周一,不见不散


往期回顾:

仲恺文化 | “廖案”后的蒋介石--廖何历史㊱

仲恺文化 | “悬案”不悬---廖何历史㉟

仲恺文化 | “廖案”是民国史上的“悬案”--廖何历史㉞

仲恺文化 | ”勿忘八月二十日”--廖何历史㉝

仲恺文化 | “广东不可无仲恺”--廖何历史㉜


图片:新媒体工作室 何紫欣 黄思琳

微信编辑:新媒体工作室 胡康湛 吴嘉澍

责任编辑:党委宣传部 曾献尼  龚慧枫  邝健睿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